查看原文
其他

浅尝「张五常经济学」之解释世事

Javage 无知少年的书房
2024-09-21

文字|无知少年
图片|无知少年
ID|Javage
字数|12.7千字

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

以上书籍难度系数从易到难的顺序是:
         
《吾意独怜才》《童年的回忆》《五常学经济》《新卖桔者言》《货币战略论》《中国的经济制度》《佃农五十忆平生》《经济解释》《佃农理论》
         
杨小凯是这么评价张教授的,“我佩服的人很少,可我真的很佩服他。像张五常那样成为主流学派三个文献(佃农理论、内生外部性、合约和企业理论)的原创人之一,中国再找不出第二个了。我非常惊讶,在西方制度下,这种特立独行的中国人,居然有机会脱颖而出,为世界经济思想史做出突出的贡献。这种事是再难出现的了。”
         
浅尝「张五常经济学」将分为上、下两篇。上篇主要以经济学来解释世事,并结合例子更通俗易懂。张教授说了,“不把思想写下来,不可能清楚自己想的是什么。
         
无知少年先简要叙述下张教授的童年,再来浅尝五常经济学。


一蓑烟雨任平生

         
1935年,张五常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,刚满6岁日军就侵占了香港。
         
1942年,他母亲带着她的10个儿女中的7个逃难于中国内地。
         
作为难民,他经历了3年的饥荒日子。
         
由于营养不足,手与脚开始腐烂(张五常是这么描述的)。医生曾告知,他和妹妹不会存活下来。然而,母亲不信命,带着他和妹妹在荒野觅食。奇迹般的幸存于世。
         
他回忆,若没有当年的田野游荡和饥荒经历,很难有如此著名的博士论文——《佃农理论》。
         
中学时期,成绩劣等。上课期间总喜欢提与教学不相干的问题,而屡遭老师惩罚。
         
童年时期惯于在荒野游荡、逃课、独自于田野漫游、静坐海边。
         
虽然成绩不好,但是平时“游荡”期间善于思考。正所谓,财富是思考的副产品。造就了他之后求学于美国的学识财富。
         
当然了,天赋占了很大的比例。但反过来想,即使有99%的天赋,若没有那微乎其微的1%后天努力,或许泯然众人矣,《伤仲永》即如此。

         

五常经济学

         

读《经济解释》之前,鄙人建议先看看经济学经典“三论,或者有做生意经验,或者有企业分析的能力(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意思),会更好的理解。有大部分观点产生共鸣,甚至还没看下文,脑海已初步有了框架,就是这么神奇。当然了,最重要的是,归功于张教授功力之深,以简单的理论用出变化来解释世事。
         
张教授少用数学,喜欢赤手空拳(对于我这种一出社会,就立马将高数知识还给老师的无知者而言,乃福音也)。
         
他说,曾经发表过多篇论文,学着大家加些方程式进去。虽然证明是对的,然而结构太难看。科斯曾在他发表的《蜜蜂的神话》中说道,“这样漂亮的文章,为什么你要用几何污染它?”
         
书中说到,你可能见到一些前辈同学,到外地名校拿个经济学博士,做了什么教授的,写出来的文章,数学与统计的方程式多的吓人。然而,论及解释世事,一般来说,这些文章的内容大概是零。
         
经济学是可以先在实验室操作,然后才学理论的。也就是说,经济学的实验室就是真实世界。
         
这点太合我胃口了。在还没阅读过张教授作品之前,去年年度总结曾写过这么一段话,“不知经济学,见到某些事物,很难进行科学解释”。寓意就是以经济学解释世事。
         
钞票会在有行人的街上失踪,用经济学的解释就好比,物理学用万有引力解释硬币下坠,而经济学以「需求定律」解释钞票失踪。
         
世界之复杂,不应该先以理论推断世事为何,然后把世事简化来迁就理论。应该倒过来,先知世事,找到有趣的,提出理论假说作解释,然后在理论的约束下,试图把复杂的世事一般化。
         
诸多经济学著作不缺乏概念,然而这也导致含糊不清的概念到处是。
         
马克思《资本论》的「剩余价值」就是个含糊不清的概念,到底是租值?是利息?是利润?
         
他的认为是,资本家支付工资后所剩余下来的,但其他生产成本还没有被全部扣掉,又怎可以说是剥削工人之所得?
         
马克思的理论从来没有人试着将事实加以验证?很大的原因就是含糊不清的理论,是无法被验证的。
         
可悲的是,不可能错的理论,往往却被一些盲目附从的族群认为“不错就是绝对”。
         
为何含糊不清的理论,无法加以验证呢?
         
例如,「货币量 M」×「流通速度 V」=「物品价格 P」×「物品成交量 Q」
         
这个方程式 MV=PQ 不可能错,原因是 MV 与 PQ 只不过是从不同角度看同一数量。既然不可能错,这定义就没什么可解释的了。这就是套套逻辑。
         
套套逻辑是绝对的,但没有解释力。有解释力的理论可能错,更重要是可能被事实推翻。
         
就好比,下雨,天上必有云。
         
其含义:没有云,必定没有雨。
         
若没有云,却有雨。那么「下雨必有云」的假说,就被事实推翻。
         
再比如说「短期均线上穿长期均线,股价必涨」,当看到这条理论后,就可以用事实去验证,看它是否被事实推翻。只要我们找到一个短均线上穿长期均线后,股价没有涨的实例,该理论即被推翻。如果我们未找到,则该理论暂时有效,属于科学。
         
张教授将经济科学简要出三个公理:
         
1、需求定律
在没有法律约束下,钞票失踪的机会较大,因为路上行人拾取的代价下降。
         
2、成本概念
男子有佳人之约,急不可待,他拾取钞票的意图下降,因为机会成本是上升的。
         
3、竞争含义
路上行人较多,拾取钞票的争夺上升。
         
经济学的确没有什么微观与宏观之分(读过几本经济学经典巨著后,鄙人深以为然),来来去去就是这三个公理。只是在处理或需要解释的现象时,可以大概的划分。例如,许多经济学家喜欢把失业、通胀、经济增长或不景气等划分为宏观,但分析还是基于同样的理论基础。
         
芝加哥学派等习惯将其分别用「价格理论」「货币理论」的术语来阐述。
         
1、「微观经济学」研究的是市场经济中的价格机制(价格准则)如何发挥作用,引导不同的经济主体进行选择。
         
价格是指「物物交换」的相对价格,也就是没有货币存在。即使货币存在,但货币的价值稳定,没有通胀或通缩之说。也就是古典主义所主张的「货币中性」。
         
2、「宏观经济学」的研究重心是「货币」。不但存在着货币,而且货币的价值可能存在波动,即物价水平不稳定,表现为通胀或通缩。
         
由于政府垄断该国货币发行权,常常运用「货币」供给量,干预市场、调控经济。
         
或许这就是芒格所说的,“宏观是我们必须接受的,而微观才是我们有所作为的。”
         















Demand and Competition需求与竞争
     
什么是「需求」?
         
相信大家轻轻松松就能娓娓道来。那我们简化下,就以个人私欲看待。没有私欲何来需求。
         
我们知道「自私可以给社会带来利益」这个观点中国的老子先于斯密,而资源稀缺需要有制度的约束可见于韩非子的言论。另一方面,分工合作可以增加产量中国的古人早就知道。然而,通过市场来体现分工合作带来的巨利却是斯密首先以巨著(国富论)来大论的。这促成西方的经济学的发展。
         
“私”字当头,在中国的文化传统没有一丝可取的含意:挟带私逃、私相授受、自私自利,等等,皆有贬义,而大公无私则是正面的。改革开放四十余年,神州大地有了长进,“私”营企业称作“民”营企业,但“私”字还是不便用。而西方呢?“Private”一词却受到了尊重。
         
另外,别把「自私」等同于「损人利己」。利己是「自私」,但不一定「损人」,除非「损人」是达成利己目标的代价的最小方法。但有很多时候,要达成利己的目标,代价最小的方法往往是利他。
         
「利他」可不是站在道德最高点的以为自我高尚,而是互利共赢。简言之,你自私,对方亦如此,若是处处为自己着想,还想着对方无私,即「损人」,对方利益缺失。
         
反观茅台股份公司设立基金之事。作为股东你若整天想着公司产后红利全归财务投资者所有,而不做一些「利他」之作。就好比,你是「自私」的,你却要求对方「无私」。那这就是「损人利己」。
         
拜托,成熟点,这又不是物质及所有质量达到极其富裕(gong产)的水平,随着时间推移,对方本能的另寻益处,届时就非「互利共赢」了。
         
「互利共赢」就类似《国富论》里的面包师傅卖面包,主观上为的是个人利益,而客观上则是为消费者提供充饥的食物。
         
经济学对「私」有三种不同看法:
         
1、自私是天生的。源自道金斯的《自私的基因》。
         
2、自私是自然淘汰的结果。源自亚当·斯密的《国富论》。社会中的人不自私,不容易生存。适者生存观,也影响了后来的生物学家达尔文。阿尔钦说人类争取利益极大化是自然淘汰的结果。
         
我们的晚餐可不是来自屠夫、酿酒商人,或面包师傅的仁慈之心,而是因为他们对自己利益的特别关注;我们认为他们给我们供应,并非行善,而是为了他们的自利。——《国富论》
         
斯密提出的“看不见的手”,是说个人各自争取私利,通过市场的运作,对社会作出了贡献自己也不知道。没有意图改进社会,但社会却被改进了,比有意图改进的效果还要好。于是斯密认为,这个人仿佛被「一只看不见的手」引领着,改进了他毫无意图改进的社会。
         
简言之,「自然淘汰」这伟大的思想,源自斯密,发扬于达尔文,以天才之笔引进现代经济学的是阿尔钦。
         
3、张五常经常用的,自私源于经济学的一个武断假设。自私概念既不是自然淘汰,也不是天生自私。自私可以给社会带来利益,但自私也可以增加交易费用或制度费用。例如,自私引起作奸犯科,则需要政府抽税,提供安保。
         
在两个人及两人以上的社会,有需求就会有竞争。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竞争,我们的社会发明了制度。制度有很多种,「市场」就是其中之一,也是经济学最常谈的。



市场          
「购买量」=「出售量」=「成交量」
         
例,甲为卖水果,乙为购买者。甲的边际用值(心理价位)是 0.8 元,乙的边际用值是 1.3 元。即高于 0.8 元,甲愿意出售,低于 1.3 元乙愿意购买。只要甲的边际用值<乙的边际用值,甲会增加出售给乙,因为有利可图。
         
当双方以 1 元成交。则甲盈利 0.2 元,乙盈利 (消费者盈余) 0.3 元。
         
当边际用值相等时,双方没有议价空间了,那么边际用值= 1 元。即「边际用值」=「市价」,也就是「市场均衡」。
         
假设,甲有 6 个水果,按照甲乙的边际用值,成交了 4 个水果。
则,「需求总量」= 6,「购买量」=「出售量」=「成交量」=「市价」= 4

         
可见,价格引起需求量变动,不是需求量引起价格变动。即价格是自变量(横轴),需求量是因变量(纵轴)。然而,图中明明是反过来呀。原因是当年马歇尔就是这么画的,之后经济学家就跟着这么画,再没改过,于是成了习惯。
         


市场需求
         
假若不谈生产,市场的每一个人要么是需求者,要么是供应者。无论我拥有什么,价低我需求,价高我供应。
         
务求物品的相对价格跟自己的边际用值看齐。这是争取个人利益极大化的行为。
         
就好比,价值投资者,价够低,我买入;价够高,我可以全部卖给你同样道理。
         


需求曲线         
横轴商品价格,纵轴需求量(参考上图)。
         
①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。价格越低,需求量越大。反之亦然。
         
②需求曲线向右上升。把水果当作“吉芬物品”(马歇尔提出的),鲁宾逊漂流记一个人在孤岛上,物品占为己有,不会出售。物品不断地被用掉,物以稀为贵。需求量不变,价格随着资源不断减少而增加。
         
反过来想,吉芬物品不会在竞争中存在。另外,要实现吉芬物品,还需持续供应。当引进生产或制造,有了边际产量下降定律的约束,逻辑上更不可能存在吉芬物品。
         


存在「交易费用」         
交易的一方持有专利权或垄断权,可能出现需求曲线向右上升。
         
例如,甲垄断市场上的所有水果,只有他一家在卖。刚开始价格提高,会出现消费需求下降。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,消费者找不到第二家合适的水果,只好购买甲的水果,消费需求将向右上升。
         
每个交易者都希望从对方多获一点甜头。决定交易利益分配的是「市场竞争」与「交易费用」。更深层一点,约束竞争的费用也是「交易费用」。
         
比方说,甲发明一款产品,则市场上很快就会有乙、丙、丁等相继涌进。若甲申请专利(或寻租),拥有该产品垄断权,则约束市场竞争。
         
发明专利是通过政府法例来约束或阻止竞争,拥有专利权的或大或小是个垄断者。发明是竞争的果实,但专利是政府以阻止的方式来维护胜出的人。
         
企业家通过市场竞争来获取价格,而垄断者通过寻找价格来定价。那么,「受价」与「觅价」的区别是:
         
先说下,垄断者面对向右下倾斜的需求曲线,「价」=「边际用值」>「边际成本」,是浪费。
         
为什么不是「节省」而是「浪费」呢?
         
原因是:
①向右下倾斜的需求曲线,意味着价格提升需求量减少。
②垄断下,当「价」=「边际用值」>「边际成本」时,垄断者形成「超额利润」。然而,这却限制了供应量(因为需求量减少了),这种情况被视为资源的浪费。
         
换个角度看,假设你是工厂老板,当「边际收入」>「边际成本」时,有利可图,「总租值」上升,产量不大,在经济学者眼中应该扩大产量(贡献社会)。反之则亏损,「总租值」下降,产量过多,应减产。若是两者相等,则是经济学者眼中的产量最优选。
         
在资源的使用上,「竞争受价」与「垄断觅价」对社会的贡献有区别。
         
「觅价」,边际用值>边际成本
         
「受价」,边际用值=边际成本
         
从「觅价」到「受价」之间,「边际用值」>「边际成本」的那部分,逐步收窄成,「边际用值」=「边际成本」时,在几何曲线上会出现一个三角形的社会浪费所值,萨穆尔森称之为deadweight loss,张五常译作“死三角”。
         


挤迫效应
         
「挤迫」,简单理解为,一块20平米的地,1个人一天可以完成施工,两个人可以半天完成施工,然而要是 20 个人呢?
         
那就挤在一起了,根本无法施工,导致业主需求时,工人们无法按时完成施工(供给)。
         
1、「挤迫程度」越高,需求>供应,供不应求。供应短缺,人们很难买到他们所需的物品,或者不得不支付更高价获得物品。这种情况会导致价格上涨,出现排队、抢购等现象。
         
2、「挤迫程度」的大小取决于供需之间的差距。供需之间差距越小,「挤迫程度」越低。
         
例如,国内航班的普通座位空置率低。
         
原因是:①航空公司利用「挤迫程度」的变化,来调校机票的打折力度,尽量使普通舱座位全满。②通过打折使机舱全满,全满的总收入>机舱未满的原价收入。
         


租值消散
         
若是在没有约束的竞争下,当竞争者足够多时,有价值的资源或物品会因为竞争的费用或成本的提升,或因为资源或物品得不到善用,其价值会因为竞争而下降,原则上可以下降至零。这就是「租值消散」。
         
这「消散」是社会需要付出的代价,所以是「成本」,也是「费用」。
         
例如,大假期推出高速路免路费。
         
眼见为实,是不是一到假期高速路就堵车了呢,这就是「租值消散」。
①一旦降低甚至取消高速收费(交易费用),其道路(价值)会因车多(竞争)而堵车(下降至零)。这就是「挤迫程度」过高,导致「边际产量」下降,供不应求。
         
②更离谱的是,堵了十几个小时(租值降为负值)。
         
使用公路的人只管自身的行车利益,不会顾及干扰着他人的损害。一辆车驶上公路,其时间的节省是该车主的利益,可由于该车的参与,导致其他车辆行驶缓慢下来,是社会的损失。
         
那么,约束拥挤的方法有很多种。唯一不会导致「租值消散」的约束竞争的准则是「市价」。
         
这正是阿尔钦所述的,“价格决定什么远比价格是怎样决定的重要”(他的贡献是指出市价是决定竞争胜负的准则)。
         
当然,也不是凡有车辆拥挤就采用收费的方式来约束。
         
从边际上看,「甲入局的利益」=「因为甲的入局而造成其他已入局者的损害」,这样才能达到整体利益最高的均衡。即达到公路使用的整体最高「租值」。
         
从社会整体的利益看,若公路没有成本,没有拥挤就不应该收费。当拥挤到某一点时,该点是增加一辆车的「边际个人利益」开始小于其他车辆加总受到的「边际损害」,则该收费。
         
越是拥挤,每辆车的收取路费应该越高。原因是,拥挤的上升反映着需求增加。
         
简言之,「交易费用」的提升是为了缓解「需求」的增加,也是为了降低「租值消散」。
         
生活中,很多现象已经反映。比如多地区的水电费是根据居民的使用情况定档收费的,居民使用的越多,定档单价越高。又或者根据高峰期定档收费等。
         
前面的阐述皆是需求旺盛,若是需求低迷呢?就好比一战结束后的世界经济大萧条,通缩持续,需求萎靡。

         















Keynes凯恩斯的错误

         

这里就不得不提到那个时代下的产物——《就业、利息和货币通论》。朋友们若是没读过该著作,可以点击文章标题快速了解下。
         
凯恩斯学派主张政府大手花钱,增加国民收入的乘数效应,可救经济。
         
然而,受费雪影响,芝加哥的弗里德曼认为该效应无关宏旨,因为市民的消费是由财富和固定(年金)收入决定的,而政府花钱只能增加过渡性或暂时性的收入。例如,08年金融危机,漂亮国政府的花钱效果微不足道。
         
原因是,费雪指出,「财富」=「收入」÷「利率」,即「财富」是现值,「收入」是年金收入是预期性的。「财富」是「收入」以「利率」的折现。除非能增加国民的「财富」或增加国民的「收入预期」,政府花钱才有效果。
         
∵当金融危机时,国民「财富」(资产现值)暴跌,政府不容易以花钱方式提升国民财富(钱花得不到位,或许就通胀)。
         
∴可以理解为,政府别无选择,只能设法提高国民的「收入预期」(然而当时的人们要么战乱要么对未来不报太大希望,「预期值」自然提不起来)。
         
∴美国政府应对效果不佳,是因为经济结构和其他先进之邦差不多,墨守成规得太久,不容易有弹性地搞出变化。
         
换个角度看,先看下《通论》的“管道图”。
 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  
凯恩斯的「财政政策」主张通过财政支出刺激经济增长。如图,就好比管道内的水位由于出水口的存在,导致水位下降,只有注水才能使水位上升。然而,水怎么来?不就是变相通胀么?
         
其实,主要问题在凯恩斯《通论》的「储蓄」是出水口,这是不对的。应该看作是“蓄水池”。
         
这得区分,①若是消费剩余部分,贮藏在床底下,这就比较接近“出水”状态。但也不完全算“出水”,毕竟是留作未来使用。②若是消费剩余部分,借出或投资,会有利息回报。国民收入不算减少。没有花掉的国民收入累积起来是财富的增加。
         
至于凯恩斯学派会把「储蓄」和「投资」当作两回事。愚以为,是因为不同的投资对就业与物品产出往往有着不同的效果。如果是上述①的情况,将短时间造成管道内的水流量减少(水位下降),无法更加促进社会产出,导致失业率上升。若是②就需要政策宏观调控,将市民借出(储蓄、投资)的钱,引导到促进社会产出那一块,更重要的是提高人们对未来的期望,「预期值」自然就上去了。
         
当经济不景气或战乱时期,人们会避开投资于产出或增加就业的项目,从而要么压箱底,要么投资于不产出的物品上。也因此造成了,工人就业机会减少,国民收入降低。
         
投资于不产出物品,原因是更容易脱身而拿回自己的钱。这种属于“自卫”行为,凯恩斯学派却将其视为「储蓄」意图增加,「投资」意图减少。其实人们只是改变了投资(储蓄)的性质。
         
从费雪的《利息理论》角度看待,这可不是因为「投资」意图下降或「储蓄」意图上升。
         
《利息理论》中的“利息是收入的全部”。一个人拥有一个果园,有房子,有知识,有劳力,有家庭,等等。如果所有资产都有市场的话,那么果园的收入,房子的租值(是收入),知识与劳力得来~的薪酬(是收入),家庭的天伦之乐(也是收入),这些多项连串的收入,折现后加起来,就是这个人的财富;而这财富乘以利率,是他的年金收入,也是他的利息。
         
感觉关于「财富」这词,我还没看过《利息理论》之前,就已经有费雪笔下的这般觉悟,读后多点共鸣。可以见得真实世界就是经济学的实验室。
         
当管道没有出水口时,只是将部分水流向蓄水池,而导致水位下降。如图:


         
财政支出的增加,而国民的预期值持续低迷,将会对私人的消费与投资支出产生「挤迫效应」。
         
①若该支出用于购买消费品,则导致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而价格上升,打击消费者的消费欲望,于是消费支出减少,国民收入减少。②若是该支出用于公共投资,则导致生产要素在市场上的供不应求而价格上升(劳动力等价格上升),增加私人(企业家等)投资成本,打击投资欲望,同样国民收入减少。
         
简言之,有时候支出不一定有用。「货币政策」亦如此,就好比,近期的降低利率,原以为是为了降低投资等交易费用,促进发展。然而大部分人并非把钱拿去投资或消费,而是拿去还贷了。原因很简单,就是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值低迷
         
所以,人们的「预期」很重要,只有对未来高「预期」,才有动力去生产,创造财富。反之,则人们将采取防御性措施,把消费支出花在无助于增加未来产出的购买保险之上。至于为啥预「预期」不高,无知少年就不方便多说了
         
政府花多少钱无所谓,主要看政府花钱的社会回报率是否高于欠债的利率。
         
例如,从资产负债表看,政府打算投资一条商业街,向银行借钱 5 亿,兴建后所有商铺出租。营业后商业街估值 15 亿(这例子有BUG,只是为了方便理解)。
         
此时,资产负债表,资产 15 亿,负债 5 亿,权益(净值)10 亿。
         
花出去的钱,变成了资产,前提是有社会回报,才有高于负债的估值。只要净值有长进,反映的是国民收入的增长(包括预期增长)高于社会成本。即使政府税收不足,有财赤,发行货币填补,是不会引起通胀的。
         
这可以进一步反映出「萨伊定律」的“供应创造需求”不太对。而应该是“供应是为了需求”(这点我非常赞同张教授的观点)。
         
①「需求曲线」对镜子看是「供应曲线」,「边际用值」反过来看是「边际成本」。②「供应」是为了「需求」,不是创造「需求」。
         















Explanation 解释世事 

         

《优座票价为何偏低》         
电影院有上下层且前后排,上层价位>下层,上层低等座价位>下层优等座价位(两层入口不一样)
         
正常情况下:
1、低等座或中等座票价低,会先售罄。
2、买到低等座的观众,只要看到同层的中等座的座位为空,会跳座。不过下层无法跳座到上层(入口不一样)
         
影院解决跳座办法:
不以查票方式「监管」的「交易费用」可以是:
将优等座打折出售,促使优等座优先售罄,利用顾客自己保护自己的座位,先占座(以免被中低等座跳座)。
         
优点:
①减少影院监管的「交易费用」;②∵上下层入口不一样,∴监管的「交易费用」=0,即上层优等座原价(座位未满现象),增加票房总收入。
         
另外,「效率工资理论」的思维基于此文。张五常的主旨是,出售者把价定得偏低,给购买者施压。「效率工资」的主旨是,购买者(雇主)把价(工资)定得偏高,给(员工)施压。
         

「自助餐经济学」         
自助餐的食品的边际成本≠0。
         
「边际成本」>「边际用值」,是「浪费」。反之「节省」。
         
自助餐的收费安排是:
减少「交易费用」:量度顾客食量的费用。
         
简言之,提供自助餐要基于「交易费用」的「节省」>顾客乱点一通没吃完的「浪费」。
         
另外,自助餐提供的食品不会很珍贵或成本颇高的,∵珍贵食品的「浪费」会容易>「交易费用」的「节省」。同样,当自助餐提供珍品时,餐馆会加上限量的约束。
         
最后,店家若是怕顾客自助餐浪费,愚以为,可以加上一句标语,“光盘返现活动”。
          

「出口从量税会提升产品质量」      
例,优质产品与普通产品,出口的运费是一样的。就会尽量把质量更高的产品出口出去,而普通产品留在本地。
         
于是就有一堆“愤青之论”,看不起自己人,好东西给外人,而差的留给自己人。
         
其实不是这样的,且听俺分析:
         
∵优质产品价格>普通产品,当运费成本是一样时,优质产品的价格是相对于普通产品更划算,是下降的。
         
反过来想,若是选择普通产品出口,在运费成本相同的情况下,选择质量高的产品出口比较值(有利于提高外地消费者对产品的印象)。
         
1、从「相对价格」角度看(也是需求者的角度看),优质产品价格2,普通产品价格1,运费成本1。
         
出口到外地,价格分别是3和2,相对价格由原本的2:1,变成1.5:1。下降了。
         
需求定律所说的价格永远是「相对价格」,所以外地对优质产品的需求量在比例上是高于本地的。因而主要选优质产品出口。
         
2、从毛利视角看(也是从供给者的角度看),优质产品毛利>普通产品,运费成本相同情况下,则优选出口优质产品。
         
换个角度看(奢侈品),一瓶水1元,运费1000 元,运到外地至少需要卖 1001 元才能回本。现实中,谁愿意花这大价钱买一瓶水?
         
若是出口奢侈品,同样的运费,完全有可能卖得出去。因为只有高价值的奢侈品才能负担得起高昂的运费(从量费用)。
         















Overhead Cost 上头成本 
         
「上头成本」(overhead cost)是马歇尔提出的,又称「间接成本」。
         
指因为入局需要作出的投资,或入局之后还需补充的投资,但下注后覆水难收的那部分。类似于“沉没成本”。
         
也就是,已经花费的、无法追回的成本。或者不能反悔的合约而要继续支付的费用,覆水难收或不产出也要支付的。
         
张教授一直提的,“历史成本不是成本”。
         
经济学的「成本」与会计学的不一样,经济学的「成本」指的是「机会成本」。
         
例如,翠花卖果汁的月收入是 3000,如果她不卖果汁而改卖布料,那她的「机会成本」就是 3000。如果卖布料的月收入是 5000,那她的「机会成本」就是 5000。
         
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,从经济学的角度是付出的成本已成为历史,没有时光机器可以倒流,即无法时光倒流就没得选择,就没有成本。既然如此,已付出的成本是覆水难收,对目前的选择没有影响了。
         
从会计的角度看,沉没成本是「费用」,由于不断地成长,机会成本不断地增加,历史所耗费的不一定带来「收入」,故不是「成本」是「费用」。
         
成本:
可以把生意卖出去而有所收获,或以股票出售股权。以股权售出方式,可以高于或低于曾经付出的或不能解约而要继续付出的。
         
有价:
①想入局者也要付出类似的成本,也可能要签类似的合约。
②还未入局的竞争者的入局成本全部是「直接成本」,不入局无需支付。
③是这些还未入局的「直接成本」约束这意图入局的竞争者,使入局的竞争者的产品可在市场获取较高价。
④「上头成本」=「该较高价」-入局之后才需支付的「直接成本所获的总和」
         
成本向前看,曾经付出的再不是成本,但有卖生意或出售股份的选择。卖生意或出售股份的「收入」是不出售的「成本」(机会成本),但这不是基于层级投入多少,而是基于「可收则收」-「直接成本」的「租值」。
         
小结:
         
1、「直接成本」是不生产就不需要支付的费用。
         
2、「上头成本」①是入局者投入的不可收回的「成本」;②不是入局者的「直接成本」;③是出售给入局/还未入局者的「直接成本」。
         
3、∵其他竞争者要加入是需要入局成本(直接成本)的,原先已入局的人投资会因为市场的保护而成为「租值」,这个「租值」可能会比入局时的投资较高或较低。
         
4、把生意出售,入局者可以获取这「租值」的折现。
∴「上头成本」是「直接成本」以上的「盈余租值」,即是成本,又是租值。
         
说人话就是,①「上头成本」这些钱,如果不开店或建厂等,而是把钱借出去或投资是「机会成本」;②「直接成本」代表着把钱借出去或投资时的一些管理费等;③「盈余租值」代表着把钱借出去或投资时扣掉管理费等,收到的利息。
         
更重要的一点是,「直接成本」「上头成本」均是预期的,而「固定成本」是历史成本。
         
举例下,更好理解。
         
例1,翠花拥有一台榨汁机(价值80元),到市场买了些水果20元,去街头摆摊卖果汁,一天营业收入100元。则一天的利润=100-20=80元。
         
答:
1、20元是「直接成本」。
2、80元是「租值」,是这台机器产能的价值,是「上头成本」。
3、「固定成本」=历史成本=80元。
         
例2,翠花今天来亲戚了,不摆摊。
         
答:
翠花的成本(机会成本)是80元。
         
例3,隔壁老王眼红,出资90元包下翠花的生意。
         
答:
1、隔壁老王的「直接成本」是90元。
2、翠花的「机会成本」是90元。
         
例4,老王开始了摆摊生涯,到市场上买了20元的水果,第一天营收 70 元。
         
答:
1、老王的「固定成本」(历史成本)是 90 元。
2、老王的「直接成本」是 20 元。
3、老王的「上头成本」=70-20=50元 =「租值」
这边有个BUG,若市场上不止老王一个在卖果汁,那么「上头成本」再低也不会低于行业整体水平。
         
例5,老王照样在市场买了20元的水果,然而第二天生意没有老王预期的好,营收只有50元。
         
答:
1、老王的「直接成本」是20元。
2、老王的「租值」= 50-20=30元。
3、老王的「风落亏损」=「实际收入」-「预期收入」=50-70=-20 元。
4、老王的「上头成本」照样是50元,∵这是老王的预期收入(租值)50元(这边我觉得「上头成本」概念有点套套逻辑)。
         
例6,第三天老王照样在市场买了20元水果,老王觉得昨天经营不佳,于是降低预期收入50元,然而今天营收却出乎意料80元。
         
答:
1、老王的「直接成本」是20元。
2、老王的「上头成本」=「预期租值」50 元。
3、老王的「租值」= 80-20=60 元。
4、老王的「windfall profit」=「实际收入」-「预期收入」= 80-50=30 元。
         
结论:
         
「租值」是由市场决定的,把生意出售可获「租值」的折现(把资产卖了,换成资本)。但产量多少,卖价如何,则由「直接成本」与市场「需求」决定。
         
「上头成本」虽然是覆水难收,但它是个预期值,它不像「固定成本」是历史成本。
         
恕我直言(当然,这也是我的愚蠢),这「上头成本」太玄幻了,有点套套逻辑(一定是我的认知受限)。
         















Explanation「价格管制」与「租值消散」
         
一件物品市值7元,政府管制只准卖5元,差额的2元没有清楚的产权界定,在竞争下「租值消散」会出现。
         
原因是,假设政府对某种物品设定价格上限时,可能导致供应者面临成本高于价格的情况,供应者将减少供应量或降低品质。这将导致资源的价值逐渐减少或消失,即「租值消散」。
         
愚以为,「价格管制」会促成corruption,由于价管是“上面”直接干预的,当价格<市价时,这之间的价差将落到授权者身上。
         
可见厦门岛内近期的诸多楼盘均出现「价格管制」,其品质及其他现象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
         
这「消散」会通过市价之外的其他决定竞争胜负的准则出现,如排队轮购、论资排辈、人际关系等。
         
排队的时间成本对社会没有贡献,只是边际上替代了差额的2元(无主的产权界定),∴是「租值消散」的浪费。
         
排队轮购的「租值消散」是一种「交易费用」,也是「制度费用」。
         
浪费人力,资源减少,成本增加。继续来看茅台酒,出厂价969元相比于零售价1499元,再相比市场价2600元左右,即是如此,也因此不断地促成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管身穿“huang马gua”,附带“银手镯”。
         
原因是,市价的采用与厘定要付出产权界定、讯息传达、量度监管、合约磋商、风俗法律等费用,是奢侈的竞争准则。为了生存人们自有选择。
         
即,只有「市价」不会导致「租值消散」。
         
例如,翠花在市场上卖布料(她最近比较忙,之前卖果汁现在卖布料),一匹布料市价为 500,然而“上面”抽风发了张 A4 纸,要求一匹布料出售价上限为 400。
         
于是翠花想出新招,①若是要以指导价 400 买的,需要等待(至于等到啥时,看心情又或者哪个和翠花关系好的先得);②若是布料与针线配套一起买,价格 500。
         
现象:①选择等待的:要么是时间成本低的消费者,要么是黄niu;②若是布料供不应求的情况下,针线这无主的产权界定,就会导致黄niu等推高针线价格(高于 100)。原因是,原本一匹价格 500,当供不应求时,市价上升(>500),然而管制最高 400,于是高出 400 的那部分自然被划入针线的价格里。
         
以前,没有 A4 纸的时候,商家说不定会赠送针线等活动。管制后,针线反而变成了炒作。原本消费者很久才买一次针线,可为了不排队只好每次都不得不买针线,这多余的针线是浪费,就是「交易费用」。
         
于是可以看出这不仅管了个寂寞,还滋生出黄niu这种不好的“物种”。
         
有书友就会问,既然这样,为何要管?我的回答是:不能说,你细品!
         
「最低工资」案例亦如此。
         
例如,张三经营一家公司,正打算招聘一些清洁工。可“上面”突然发了张 A4 纸要求“工资不得低于 2000”。于是,张三则取消招聘清洁工,而命令保安在本职的基础上去打扫。
         
结论:
         
1、保安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多加了保洁工作,然而保安工资未提高,则变相降低工资。
         
2、原先可以拿 1800 干保洁的临时工,可 A4 纸一出来,他们却找不到工作了。
         
3、刚毕业的狗蛋,职场技能不足,若是高薪,老板不要,若是最低薪资,狗蛋不想干。吃亏的还是应届毕业生。
         
还有好多,我不能列举了,保持纯洁。简言之,「最低工资」并不能真的使那些劳动能力差的人获得更高的工资,反而会使他们失业。
         
有一句粤语俗话“大鸡唔食细米”(大鸡不吃小米),是说大商家不屑赚小钱,所以不屑于服务小顾客。但在现实世界的市场里,大鸡吃大米,小鸡吃小米,米屑也会有虫子来吃。只要有米吃,不管是多小的米,总会有人来吃;只要有钱赚,不管是多小的钱,都会有人来赚。所以,只要有需求,就会有供给,就会有市场(即市场会照顾那需求),以为不让卖方赚钱就能帮到穷人,其实结果只是生生地把市场给扼杀了。——《经济学讲义》李俊慧
         
文章有点长,就先写到这吧,下回更精彩。
         
书友们,咱下回见

END

     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无知少年的书房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